本篇文章838字,读完约2分钟

 

    一些英国人如此喜爱在教堂敲钟,以致觉得它该被列为奥运会项目。

    这个国家有专门研究敲钟的杂志,大学里有敲钟协会,有自己的徽章,甚至还有一个全国性的敲钟委员会。而据小报《太阳报》(The Sun)报道,几个赛季前,这个国家还曾为电视节目《英国达人》(Britain’s Got Talent)上出现的一对摇铃玩家“疯狂”。

    英国有大约5000座教堂有敲钟人,几乎所有人都居住在可以听到教堂钟声的范围内。这里有大约4万名敲钟爱好者,他们被称为“钟学家”(campanologist)。

    除了每周在自己的教区内练习,在周日礼拜活动和婚礼上敲钟,许多“钟学家”还喜欢拜访其他教堂,在尽可能多的教堂里拉钟绳。这种爱好被称为“抢钟楼”。

   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敲钟:在有些人听来是乐音的钟鸣声,可能会让其他人感到抓狂。2011年,生活在北约克郡沙罗的一名男子被延续三个小时的钟鸣激怒,将敲钟的人锁在了教堂钟塔内。

    据供职于教堂敲钟人中心委员会(Central Council of Church Bell Ringers)的凯特·弗拉维尔(Kate Flavell)讲,敲钟是一项繁重的劳动,长时间敲钟感觉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。

    “在你的团队不停变幻钟响的顺序,以便实现不同排列组合的时候,是对智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,”她说。“目标是形成好的节奏,同时又不出错,不会把绳子弄断。”

    英国的教堂在中世纪已经开始敲钟,当时人们认为钟声可以驱赶魔鬼,平息风暴。经过宗教改革运动之后,教堂开始把钟挂在轮子上,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拍子;人们由此发展出错综复杂的“编钟敲奏”,而不是像欧洲大陆的大多数教堂那样比较随机地敲响钟声。

    敲钟在17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时兴了起来,很快,敲钟人的团队开始举办比赛。不过,一个致力于研究敲钟史的网站称,那些活动往往涉及在当地酒馆的大餐,有时场面可以很喧闹,敲钟人也被描述为一个懒惰、嗜酒的群体。

    这一社交传统至今依然存在,并为这项爱好平添了一份魅力。“声音很好听,”弗拉维尔说,“而且完事后,你可以去酒吧跟人神侃。”